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无为佬的博客

名叫无为佬,现住北京城。年龄甲子外,结缘翰墨情。新手来上路,最思朋友亲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书法家李放清: 1950,湖南出生,献身航天,家住北京。30多年,研习书法,临池不辍,笔耕不停。上追二王,回归传统,学习名师,守正创新。学识渊博,能诗善文,书艺精进,五体皆能,草书尤胜,炉火纯青。其草书作品,如行云流水,一泻千里,气势恢宏。似龙腾虎跃,力拔千钧,动感十足。变化多端,活力无穷。 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,北京大学第三期书法名师班毕业生,北京市楹联学会会员。1992年6月获丰台区书法比赛二等奖,常有书法作品,文章诗稿在报刊杂志发表。

 
 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  

2015-05-08 09:13:32|  分类: 原创散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今天立夏,201556353分,农历318日。

立夏是反应季节变化的节气之一。立夏时候太阳位于黄经45度。

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,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,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。

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,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,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,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进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,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。

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。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,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,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。

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。地球每36554846秒〔精确〕,围绕太阳公转一周,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。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,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,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。以北半球来讲,太阳直射在北纬23.5度时,天文上就称为夏至;太阳直射在南纬23.5度时称为冬至;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、冬两季的中间了。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,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,这也就到了春、秋两季的中间,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。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、物候现象、气候的三种变化。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: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8个节气。其中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齐称四立,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。反映温度变化的有:小暑、大暑、处暑、小寒、大寒5个节气。反映天气现象的有:雨水、谷雨、白露、寒露、霜降、小雪、大雪7个节气。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、清明、小满、芒种四个节气。

节气都是指的时刻,即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,便是清明节。

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,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(又称日长至、长至、冬至),日影最短为日短至(又称短至、夏至)。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,便定为春分秋分。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,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,到秦汉年间,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。公元前104年,由邓平等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,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。

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,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、四时、八位、十二度、二十四节气等概念。汉武帝时,落下闳将节气编入《太初历》之中,并规定无中气之月,定为上月的闰月。

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°所到达的一定位置。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,一一相间。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,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,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,中气在21日,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,中气在23日,二者前后不差12日。

二十四节气在历法中是固定的,原本反应的我国河南一带的气象物候变化。我国国土面积很大,因此各地气象物候的实际变化与节气反映的变化是有差异的。比如北京今年立夏以后,温度就不是直线往上升。预报510日北京的最高温度只有18摄氏度,比起立夏前的温度要低许多。因此,今年北京的真正夏天,要比“立夏”节气晚些日子才会到来。

20150506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 - 无为佬 - 无为佬的博客

 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 - 无为佬 - 无为佬的博客

 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 - 无为佬 - 无为佬的博客

 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 - 无为佬 - 无为佬的博客

 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 - 无为佬 - 无为佬的博客

 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 - 无为佬 - 无为佬的博客

 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 - 无为佬 - 无为佬的博客

 

原创散文----今天立夏 - 无为佬 - 无为佬的博客

 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35)| 评论(4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